2月24日,2月23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发表2022/2023年度财政预算案时表示,当前,香港已为中概股回流做好准备,包括容许没有不同投票权架构并属非创新产业的大中华公司在港第二上市,并给予双重主要上市的发行人更大灵活性。
陈茂波表示,这些措施将有利进一步吸纳优质中概股在港上市,丰富市场选择,增加市场流动性,提升香港全球融资平台的竞争力。
据粤开证券最新研报指出,港交所优化海外发行人上市制度,为中概股回归拓宽了入口,还增添了应对风险的缓冲垫。回归具体包括三种途径,分别为私有化再上市、双重主要上市以及二次上市。
据其统计,截至去年12月份,已经有15家中概股选择在港交所二次上市,同时包括小鹏汽车、理想汽车以及百济神州在内的四家企业则选择了双重主要上市的方式。
(图片来源:粤开证券)
与此同时,未来将有哪些中概股可能回归?
根据港交所最新修订规则并结合当前数据,中金公司筛选出60家公司或在未来3年内满足二次上市条件回归港股:其中35家当前已符合条件的公司;25家公司可能在未来3-5年内满足条件。
中金认为,从更长期的角度来看,中概股回归将优化香港市场结构,强化香港作为区域金融中心和“新经济”桥头堡的地位。同时,港交所正式施行SPAC上市机制,也为新经济企业开通了新的上市和融资渠道和选择。
中金预计香港将持续吸引海外优质企业与中资公司赴港主要上市或第二上市,港股市场逐步汇聚中国新经济优质龙头公司的优势将不断显现,对来自全球包括大陆的投资者吸引力也将进一步增强。
业内人士看来,近几年中概股回港潮的出现,给内资券商也将带来丰富的市场空间,同时带动投行、资管等多项业务发展。
光银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行政总裁王晶也曾表示,内资投行在这波中概股回归的浪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方面业务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伴随着内资企业国际资本市场融资与投资者的国际资产配置资产趋势,在香港的内资投资银行正迎来了历史的大好发展机遇。”
据悉,近期,证监会在答复政协有关议案时曾提到,截至目前,当前共有35家证券经营机构在境外设立子公司,其中有34家机构在香港设立子公司。均持有香港证监会的证券经纪、承销保荐等牌照,具备担任内资企业境外上市主办行、机构投资者境外主经纪和托管商的相关资质。
证监会认为,内资券商参与香港资本市场有利于丰富香港金融业市场主体,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并提升内资券商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
Choice统计发现,2021年全年,港股IPO共发行97只,其中29家由中资券商作为独家保荐人,35家由中资、外资行携手参与保荐。且在IPO数量榜前十的保荐机构中,中资券商已经可以做到与国际投行平起平坐。
其中,中金公司共计参与保荐31单IPO,位列第一,在去年IPO总数中占比接近32%;位列第二、三位的则分别为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两家分别保荐21单和13单;前十名当中的中资券商还包括中信里昂、海通国际、建银国际和华泰金融(香港),保荐数量均在6单及以上。
东兴证券分析,当前中资券商最有可能在投行业务取得突破,中概股回归和内地企业港股IPO的数量和规模增长势头强劲,赋予中资券商可观业绩增量;香港经纪业务竞争激烈,多样化产品、综合服务能力以及内地资源拓展也将成为中资券商的核心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