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集采惊雷,长春高新(000661.SZ)的股价崩了。
8月18日,二级市场上,临近尾盘,长春高新闪崩跌停。19日,盘中再度跌停。从去年5月高点以来,公司市值累计蒸发了逾1300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长春高新股价已经三次遭遇惊雷。这一次连续大跌,与集采有关。有消息称,浙江医药集采涉及生长素。
东北茅、生长茅、药茅,长春高新拥有多个与“茅”相关的称呼。这,源于公司经营业绩和股价表现出较高的成长性,公司因此成为机构心中的大白马。
然而,长春高新对子公司金赛药业高度依赖,金赛药业就是主营生长素的公司。近几年,金赛药业为长春高新贡献了超过90%的净利润。
尽管时有惊雷未见大雨,但市场认为,生长素纳入国家集采范围是大概率事件,届时,长春高新的暴利时代也将宣告结束。此外,生长素的市场竞争加剧也为时不远。
三次遭暴击市值蒸发超1300亿
一则传闻又带崩了“东北药茅”长春高新的股价。
8月18日午后,长春高新一改早盘横盘状态,14时10分至14时27分,股价上演“飞流直下三千尺”,迅速奔至跌停。17分钟内,股价跌逾7%。在这接近20分钟的时间内,成交量急剧放大,约为12.34亿元,超过全天成交金额的一半。当日收盘价为202.10元/股,市值一日蒸发90.92亿元。
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导致股价闪崩的罪魁祸首是机构在砸盘。当日,4家机构共计卖出4.05亿元,加上深股通共计卖出5.95亿元。在买方席位上,仅有一家机构买入,其买入金额仅为2779.35万元。
不到20分钟,机构踩踏式出逃,源于一则传闻。8月17日,浙江省药械采购中心对外发布《浙江省公立医疗机构第三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具体的采购品种尚未对外公布。8月18日,网上消息称,此次集采将分化药和生物药两组,其中生物药就包含了人生长激素(重组人生长激素)。
针对二级市场上的反应,长春高新在互动平台回应称,目前,相关文件为征求意见稿,公司未收到相关正式通知。对于生长激素集采,从目前已有的广东联盟集采来看,未对公司生长激素产品销售产生负面影响。公司后续将会根据最终政策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市场覆盖率。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长春高新的股价已成惊弓之鸟。历史上,长春高新的股价曾因生长素遭遇两次暴击。
去年8月4日,新华社发文《身高焦虑就打“增高针”?危险!》,指出“增高针”治疗悄然兴起,所谓增高针实际就是注射生长激素。近年来,生长激素有被滥用的苗头,可能带给使用者内分泌紊乱、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等健康风险。文章还披露,一家龙头企业超过90%收入来自生长激素。尽管文章没有点名,但市场异口同声指向长春高新,称其“被点名”。
次日,长春高新以跌停价开盘,并以跌停价收盘。
今年1月19日,长春高新的股价在早盘开盘一小时后下跌,并迅速闪崩跌停。此后连续三个交易日,连续三跌停,第四个交易日仍然大跌7.12%。
这一次连续跌停,生长激素被纳入广东10省联盟集采,把水针放到了粉针同组同价,水针降价约70%。市场担忧的是,广东联采只是开始,如果纳入国家集采,生长激素大幅降价不可避免,长春高新的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冲击。
本次股价跌停,仍然是涉及生长素集采。尽管目前只是征求意见稿,尽管目前具体的采购品质尚未对外公布,但机构已然受了惊吓,疯狂出逃。
K线图显示,2018年10月29日,长春高新的股价下探至73.39元/股,此后一路上涨,2020年初为222.20元/股,2021年5月17日,股价攀至历史高点,为522.20元/股(均为全复权后股价)。高点也是顶点,随后,股价持续回落。
从市值方面看,去年5月17日,长春高新的市值达2118亿元,如今约为800亿元,蒸发了超过1300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59家基金公司持股长春高新,较2021年底的106家锐减47家。
生长素暴利恐难以持续
长春高新成为大白马、东北药茅,以及股价三次大跌,均源于生长素。高度依赖生长素,长春高新的风险无时不在。
金赛药业是长春高新的核心子公司,也是其主营重组人生长激素的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金赛药业成立于1997年4月28日,由长春高新与金赛生物共同成立,长春高新投入3809万元(其中现金出资2509万元,其余为厂房、土地),持股比为65%;金赛生物投入2051万元,其中专有技术作价1758万元。后经两次增资及股权转让,长春高新持股比一直维持在70%,为控股股东。之后金赛生物退出,自然人金磊、林殿海分别持有24%、6%股权。
2010年,金赛药业曾筹划上市。2012年,长春高新筹划向金磊、林殿海收购二人所持的金赛药业30%股权,因交易双方就交易价格存在分歧,交易未能实施。
2019年,7年后,长春高新重启收购事项,并在当年如愿以偿。当时,公司向金磊、林殿海发行股份及可转换债券购买其持有的金赛药业29.50%股权。金赛药业的评估值为202.32亿元,相较于其14.70亿元的净资产增值187.62亿元,增值率为1276.44%。最终,长春高新出资56.37亿元完成金赛药业29.50%股权收购,金赛药业成为其持股99.50%的控股子公司。
国资收购,溢价高达12.76倍,这在当时曾引发广泛关注。
实际上,敢于超10倍的溢价收购,长春高新的眼光并不会错,因为,金赛药业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鸡。
金赛药业也不负众望。经营业绩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金赛药业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84亿元、31.96亿元,净利润为6.86亿元、11.32亿元。2019年,金赛药业实现营业收入48.22亿元、净利润19.51亿元,较承诺数15.58亿元高出3.93亿元,完成率为125.22%。2020年,其实现营业收入58.03亿元,净利润27.60亿元,同比增长39.66%,更是大幅超过承诺数19.48亿元。
2021年,金赛药业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81.98亿元、36.84亿元,继续保持强劲的盈利能力。
2017年至2021年,金赛药业的净利润从6.86亿元到36.84亿元,短短四年增长4.37亿元。
正是因为金赛药业突出的利润贡献,长春高新的经营业绩也表现为高速增长。2019年至2021年,长春高新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3.74亿元、85.77亿元、107.47亿元,同比增长37.19%、16.31%、25.30%。对应的净利润为17.75亿元、30.47亿元、37.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36%、71.64%、23.33%。
这三年,金赛药业对长春高新净利润贡献度分别为87.77%、90.58%、98.06%。
近几年,长春高新的年度毛利率均超过80%,堪称是暴利。原因在于,公司生长素处于垄断地位,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
不过,这样的暴利恐怕难以持续。一方面,是集采的呼声越来越高,且有进入集采名单趋势。如果纳入国家集采,生长激素大幅降价不可避免,届时将压缩产品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行业参与者增多,市场竞争成为趋势。
目前,向市场提供生长素的除了长春高新外,还有A股公司安科生物。此外,天境生物、特宝生物、维昇药业等公司生长激素产品处于三期临床阶段,或上市申请。A股福安药业、通化东宝、仁和药业、亿帆医药等药企刚刚涉足生长激素研发。
显然,未来,如果这些公司研发的关于生长激素顺利上市,行业的竞争将明显加剧,这势必影响到长春高新的产品利润空间。(记者 明鸿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