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巨轮继续加载,稳健航行。
11月10日晚间,新钢股份(600782.SH)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钢集团”)51%股权无偿划转至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宝武”)事项已经获得国务院国资委同意。
这意味着,中国宝武重组新钢集团事项迈出重要一步。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始于2016年,宝钢集团与武汉武钢联合重组,“中国宝武”横空出世后,不断实施兼并重组,先后将马钢、酒钢、昆钢、重钢等纳入麾下。
在中国宝武不断纳新之时,“亿吨宝武”不断长大。2021年,中国宝武粗钢产量近1.2亿吨,继续居全球之首。到2025年,中国宝武的粗钢规模达到2亿吨,成为全球无法企及的巨无霸。
在不断对钢铁主业进行专业化整合之时,中国宝武不仅仅局限于钢铁,也在打造产业生态圈,实现“一基五元”协同,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再重组剑指2亿吨产能
中国宝武在专业化重组路上继续前行。
最新公告显示,中国宝武重组新钢集团事项已经获得国务院国资委同意。
根据A股公司新钢股份公告,始于今年4月,中国宝武筹划重组新钢集团。具体方案为,中国宝武无偿受让江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划转所持新钢集团51%股权。划转后,中国宝武将持有新钢集团51%股权,成为新钢集团的控股股东,江西国控持有新钢集团的股权比例将由100%降至49%。
本次重组完成后,新钢集团将成为中国宝武大家族的新成员。
2016年,宝钢集团与武汉钢铁联合战略重组,标志着中国钢铁产业开启了专业化整合之路。2017年,中国宝武提出了“亿吨宝武”的产能规划,计划在2021年前将产能提升至8000万吨—1亿吨。
2019年以来,中国宝武的重组步伐明显加快。当年6月,中国宝武重组马钢集团,9月重组太钢集团。2020年,中国宝武实际控制重庆钢铁,去年初,又将昆钢收入囊中。
中国宝武官网显示,公司钢铁业板块主要包括碳钢和不锈钢两大系列,由宝钢股份、中南钢铁、马钢集团、太钢集团、八一钢铁组成。
此外,2020年,中国宝武还托管了同为央企的中钢集团。去年7月,中国宝武还宣布战略重组山东省的山钢集团。
公开消息称,中国宝武还将重组包钢等。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中国宝武的专业化重组,多是采取股权无偿划转形式实施,马钢集团、新钢集团等,划转的是51%股权,达到实际控制目的。
密集重组,带来的一个最为直观的变化是钢铁产能迅速扩大。2021年,中国宝武粗钢产量约为1.2亿吨,问鼎全球钢企之冠。而在2016年底,中国宝武的粗钢产量接近7000万吨。
本次重组的新钢集团,是一家产能达千万吨的省属大型国有钢铁联合企业、江西省工业骨干企业,拥有普钢、特钢、金属制品、钢结构、化工制品产品系列共800多个品种、3000多个规格。2021年,新钢集团实现产钢量破千万吨,营业收入超千亿元,人均产钢量过千吨,提前实现“转型升级冲千亿”工作目标。
今年4月20日,中国宝武对外称,公司以成为全球一流的碳钢、特钢、不锈钢全产业覆盖的制造服务商和低碳发展的引领者为目标,将以“亿吨宝武”为新起点继续推进联合重组,力争到2025年粗钢规模达到2亿吨,到2035年实现全球市占率15%,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
在2022年《财富》发布的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宝武首次跻身前五十强,排名第44位,继续位居全球钢铁企业首位。
钢铁之外也在整合
不断推进钢铁产业专业化整合,中国宝武在不断做大做强钢铁主业。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中国宝武通过联合战略重组扩大产能,那么,产能是否会过剩?
11月10日上午,一名钢铁行业人士向从长江商报记者表示,目前,疫情多地散发、房地产市场用钢需求承压,钢铁整体需求偏弱。此外,钢铁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总需求也会下降。从全球范围而言,钢铁高端化是长期趋势,钢铁的需求结构将面临调整。
该人士认为,中国宝武推进的重组,不是简单的“1+1”,而是优化资源配置,淘汰落后产能,提升高端产能比重,从而化解中国钢铁低端处产能过剩风险。中国宝武持续推进的战略重组,实际上也是钢铁结构调整的过程。
官网介绍,中国宝武在航空航天、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国家重大工程等众多领域完成了一系列关键材料的研发与制造,有力支撑了中国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汽车、家电、建筑等领域,中国宝武不断攀登超越、创新迭代,推出一系列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钢铁精品,宝武力量成为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镇国之宝”。
钢铁产业存在周期性,曾经,钢铁卖出白菜价,部分钢企经营承压。在这情况下,分布在各省的钢铁集团曾布局发展了非钢产业,以图缓解钢铁主业经营压力。同时,在钢铁低端产能去化过程中,非钢产能也已安排富余人员就业。
在非钢领域,中国宝武也在优化整合。
官网显示,中国宝武定位于提供钢铁及先进材料综合解决方案和产业生态圈服务的高科技企业,持续完善“一基五元”业务组合。钢铁制造业突出绿色内涵,先进材料业与其协同耦合,为用户提供综合材料解决方案。智慧服务业、资源环境业、产业园区业和产业金融业依托科技赋能,以构建产业生态圈模式加强与制造业及相互间的协同支撑,加快向智慧型现代服务业转型,以服务创造价值。(记者 沈右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