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12月23日,金地集团(600383.SH)发布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
公告显示,2021年12月15日至23日期间,大家人寿通过集合竞价累计减持金地集团6912.92万股,占金地集团总股本的1.53%;并通过大宗交易方式转让约1.57亿股,占金地集团总股本的3.47%;合计减持金地集团约2.26亿股,占金地集团总股本比例达到5%。
(图片来源:金地集团)
上述权益变动后,大家人寿持有的金地集团股份约2.45亿股,持股比例下降至5.43%。金地集团在公告中表示,以上权益变动属于减持,不触及要约收购,不涉及公司控制权变化。
据悉,从9月份开始,年内大家人寿已经发起六轮对金地集团的减持操作。
今年9月实施首次减持前,大家人寿持有金地集团的普通股累计达到9.22亿股,占该公司总股本的20.43%,位列第二大股东。但在接连减持之后,大家人寿的持股比例已经下降至5.43%,持股数量仅剩2.45亿股,且减持均价在11元上下,粗略估算,大家人寿已累计套现金地集团70亿元。
对于减持原因,业内普遍分析,这既与金地集团盈利能力走弱有关,也是监管政策变化后使然。据悉,此前于2020年11月,中国银保监会于发布《关于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提到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标的企业不得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金地集团,今年以来,“清仓式”减持房地产似乎成了险资的共同选择。
此前,泰康人寿、君康人寿、和谐健康、华夏人寿、阳光人寿等均对地产股进行了相当幅度的减持,而被减持的地产股中,也不乏金融街、阳光城、招商蛇口、华侨城A、首开股份等头部房企。
在保险资管公司人士看来,在2019年下半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地产股流动性好、估值偏低、盈利稳健且具有较高股息率,被险资认为是风险可控的“长坡厚雪”。于是,以中国平安为首的大批险资,先后通过各种方式成为了各大房企的股东,“保险+地产”似乎成为最佳拍档。
但随着政策及导向变化,房地产市场潜在信用风险上升。华安财险党委副书记饶雪刚认为,在“房住不炒”主基调下,房地产监管不断趋严,行业景气度下降,融资收紧,给房企偿债能力带来冲击。
据悉,年内房企累计违约债券规模超过500亿元,10余家中国上市房企的信用评级级别或评级展望被接连下调。
中国人寿相关负责人不久前谈到公司大类资产配置问题时曾提及,“作为长期投资者,要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变化及导向,在权益配置上进行前瞻性布局。”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险资今年的大撤离,可能是因为今年保险行业整体承压,所以选择暂时落袋,保存实力。